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如果刘邦击败燕王臧荼后,卢绾不愿意就藩于燕,仍然是汉太尉,长安彻候,能否在诸吕乱汉时对抗吕族人

时间: 2023-11-27 13:59:5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4次

如果刘邦击败燕王臧荼后,卢绾不愿意就藩于燕,仍然是汉太尉,长安彻候,能否在诸吕乱汉时对抗吕族人

燕王卢绾与汉高祖刘邦是发小,为什么后来两人反目成仇呢?

卢绾与刘邦是同乡好友,且和刘邦同一天生日,儿时与刘邦一起在马维先生的马公书院读书。刘邦当泗水亭长时,常随出入上下。楚汉战争中,官至太尉,刘邦建立汉朝,被封为燕王。卢绾是刘邦的近臣,他在刘邦心中有着独特的地位,虽然从功劳上来看卢绾根本排不上号,但是因为从小和刘邦一起长大,所以深受刘邦的信任,被刘邦委以重任,封为了燕王。

起初卢绾也是兢兢业业,但是后来随着后来一个个异姓诸侯王的被灭,卢绾也感到了恐惧,后在别人的蛊惑之下背叛了刘邦投靠了匈奴。

首先是卢绾和刘邦是同天出生并一起长大的好兄弟,因此受刘邦的信任,也是真正被刘邦封为异姓王的,而且还是外拒匈奴,内镇诸侯的燕地边关重地。上任成为燕王的卢绾为力保大汉王朝边疆无忧,起先一直都是尽心尽力,然而随着大汉王朝异姓诸侯王一个个被铲除,卢绾的心中也开始产生了恐惧担忧,只是当时并没有表现出来。

刘邦亲自带兵到邯郸攻打被逼反叛的陈豨被刘邦封为列侯,以赵国相国的身份率领督统赵国、代国的边防部队,而且这一带戍卫边疆的军队也统归他管辖。屈已待人的陈豨却因宾客众多,又在外独掌兵权好几年,引起刘邦生疑。

汉高祖十年(前197年)七月,刘邦借助父亲去世派人召陈豨进京,但害怕被处罚的陈豨以病重为由推脱没去)。作为刘邦亲信的燕王卢绾自然会极力配合从东北部进攻陈豨。于是,见势不妙的陈豨派亲信王黄去匈奴请外援,然而,到匈奴后的张胜竟然看到了在此避难的原燕王臧荼的儿子。

臧荼的儿子对张胜说,你在燕国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你了解匈奴的概况。汉王先与你们合作对抗叛军陈豨,等把他消灭了以后,汉王就会回过头来收拾你们燕国了,你们到时候也就自身难保了!如果聪明的话,就按兵不动,并暗地里与匈奴联合,给自己留条后路,岂不更好?

前思后想的张胜觉得是那么回事,回到燕国后的张胜将自己叛变的原委讲述了一遍后,茅塞顿开的卢绾便在刘邦面前给张胜圆谎,并还能找了几个替死鬼。此外,卢绾还积极帮助陈豨长期流亡国外,后来投靠刘邦的陈豨副将把卢绾等人都供了出来,于是非常害怕的卢绾带着一家老小逃到了匈奴。

历史上刘邦坐上帝位以后,都杀了哪些功臣?

被诛杀的功臣:彭越、韩信、卢绾、臧荼;善终的功臣:萧何、张良。

1、彭越

公元前196年,当另一将领阳夏侯陈豨被逼反叛时,梁王彭越的部下曾劝彭越一同谋反,彭越犹豫着没有答应。刘邦得知此事,不但不表彰彭越的忠心,反而将他逮捕后处死。

最残忍的是,刘邦杀了彭越之后,为了威胁警告其他将领和功臣,竟将他的尸体剁成肉酱,再派人分赐给各位诸侯和功臣品尝。功臣们因此更加胆颤心惊。

2、韩信

在刘邦称帝的第二年被逮捕,罪名同样是企图谋反。5年后,刘邦夫人吕皇后对被软禁多年的韩信仍不放心,又用计将他处死于长安宫中,并且诛连三族。

刘邦的怀疑猜忌和残酷无情,使得将士和功臣们人心惶惶,唯恐有一天会被他消灭,有的甚至被逼得真的反叛起来。韩王信就是害怕刘邦的怀疑,在极度恐惧的情况下干脆公开投降匈奴的。但最后也逃脱不了被追杀的命运。

3、卢绾

燕王卢绾是刘邦的同乡,自刘邦浪迹丰沛市井之时,他们就成了患难与共的朋友。汉朝开国前,卢绾一直是刘邦的亲信和心腹,但最后也被刘邦逼得逃亡匈奴,罪名又是有谋反企图。

4、臧荼

燕王臧荼,他就在刘邦称帝的那一年被刘邦以谋反罪名消灭。

5、萧何

萧何当时已是60多岁的老人了,见刘邦开恩释放了他,更是诚惶诚恐,谨慎恭敬。虽然因为全身带上刑具,害得他手足麻木,连路都快走不动了,而且蓬头赤足,污秽不堪,但又不敢回府沐浴再朝拜天子,只得这样上殿谢恩。

6、张良

张良素来体弱多病,自从刘邦入都关中,天下初定,他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随着刘邦皇位的渐次稳固,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在汉初刘邦翦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邦

被杀的:

【韩信】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

汉朝建立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被人告发谋反贬为淮阴侯,后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借口韩信谋反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

【彭越】

彭越(?—前196年),别号彭仲,昌邑人。西汉开国功臣、诸侯王,秦末聚兵起义,初在魏地起兵,后率兵归刘邦,拜魏相国、建成侯,与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名将,西汉建立后封为梁王。后因被告发谋反,被刘邦以“反形已具”的罪名诛灭三族,枭首示众。

【英布】

英布(?—前196年),秦末汉初名将。六县(今安徽六安)人,因受秦律被黥,又称黥布。初属项梁,后为项羽帐下五大将之一,封九江王,后叛楚归汉,汉朝建立后封淮南王,与韩信、彭越并称汉初三大名将,前196年起兵反汉,因谋反罪被杀。

【臧荼】

臧荼(?-前202年),燕王韩广部将,援救被秦朝章邯包围的赵国。又随项羽入关中。

汉元年(前206年),项羽分天下为十八路诸侯,立臧荼为燕王,都蓟。迁燕王韩广为辽东王。之后,臧荼攻灭韩广。

汉三年(前204年),韩信破赵国陈余。听从广武君李左车的进言,派使者送信给燕王,燕王臧荼归顺韩信,投降刘邦。

汉五年(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臧荼和楚王(原为齐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原为九江王)英布、梁王彭越、长沙王(原为衡山王)吴芮、赵王张耳共同尊奉汉王刘邦为皇帝。汉高祖登基两年后把谋反的燕王臧荼杀掉。

没被杀的:

【萧何】

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汉族,沛丰人,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汉十一年(前196年)又协助刘邦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刘邦死后,他辅佐汉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七月辛未去世,谥号“文终侯”。

【张良】

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颍川城父人,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张良的祖父、父亲等先辈在韩国的首都阳翟任过五代韩王之相。

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后又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帮助吕后扶持刘盈登上太子之位,死后被封为留侯。

【陈平】

陈平(?-前178年),汉族,阳武户牖乡(今河南原阳)人,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

汉高祖死后,吕后以陈平为郎中令,傅教惠帝。惠帝六年(前189),与王陵并为左、右丞相。王陵免相后陈平擢为右丞相,但因吕后大封诸吕为王,陈平被削夺实权。吕后死,陈平与太尉周勃合谋平定诸吕之乱,迎立代王为文帝(见汉文帝刘恒)。文帝初,陈平让位周勃,徙为左丞相,因明于职守,受到文帝赞赏。不久周勃罢相,陈平专为丞相。孝文二年死。曲逆侯(今河北顺平东),死后谥献侯。

刘邦做皇帝,封的七大异姓王,都拥有宏厚的武装力量,逐渐成为威胁刘邦的皇权,刘邦为了巩固他的汉皇权,让他的子孙后代,个个做皇帝,皇朝成为他的刘家的天下,要成为无后顾之忧,他就派特务监视各个异姓王,他要把异姓王,一个一个杀死,他首先就要除掉兵力最强的楚王韩信,就呌他的特务上表诬告韩信造反。看到他的特务送来的表后,立即逮捕韩信,韩信大呌冤枉,说:果然像人们说的那样:“狡兔死,良弓藏,飞鸟尽,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平定,我本来就该给烹了。”不久韩信被吕后诛杀。之后:杀害梁王彭赵更残忍,把彭越斩成肉浆,送给各个封王去嚐,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敖,燕王藏荼都是以“造反”之名,一个个地死去,随后卢绾,陈稀也随着死去。除了长沙衡山王吴芮,统管湖南两广,离得远,而且是少数民族首领没有死之外,凡是有点实力的都先后死去。刘邦集中精力,在位七年时间,杀尽了异姓王和其他功臣。
韩信死了,许多功臣死了。刘邦曾说:“坐在大帐内,出计谋,建奇策,我比不上张良:镇抚国家,安集百姓,供应粮饷,搞好后勤,我不如萧何:指挥百万大军,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当世的人杰,我能任用他们,所以我取得了胜利。”现在刘邦首先杀了中国历史上的军事家韩信,许多功臣跟着也被刘邦杀死了,张良看到刘邦的“比不上”和两“不如”包含着杀心,内心胆寒,这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高级参谋,张良数来体弱,就借此原因,告老还乡。刘邦批准后,张良回乡中,改姓埋名,隐居山林,不知去向。中国历史上最廉洁的宰相萧何,曾被怀疑贪污入狱,老了病死时,两袖清风,家人还是一般老百姓。
刘邦杀功臣,主要是杀武将。被刘邦诛杀的武将有韩信、彭越、英布等人。

文臣中如萧何尽忠职守又善于明哲保身,张良自建汉之后就出家修神仙导引之术,俱得善终。
最出名的那就是韩信了,韩信原本是刘邦的心腹,可是项羽被打败之后刘邦以备韩信势力大于刘邦就开始慢慢的缩减韩信的势力。等到了刘邦创建的西汉成立之后为了消除隐患,便以萧何之名传韩信入宫便以杀之

为何说卢绾是刘邦最亲信的同乡好友,也是最对不起刘邦“厚爱”的?

也是最对不起刘邦“厚爱”的?

因为卢绾是刘邦的发小,刘邦对他信赖和亲密程度甚至超出了萧何等人,对他的吃个穿戴的赏赐也超出一般人,但是最后他却和陈郗暗通曲款,欺骗糊弄刘邦,对不起刘邦对他“厚爱”。

卢绾和刘邦是同一个地方的人,他们的父辈就有交情,他和刘邦又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从小两个人就是好朋友,刘邦起兵后,卢绾也追随刘邦左右,因为他们的发小关系,刘邦对卢绾的亲密程度甚至超出了为他出谋划策的萧何等人,刘邦赏赐给卢绾的饮食、衣被都是其他人无法比拟的,卢绾可以随便出入刘邦的卧室,刘邦做了皇帝后,卢绾还可以随便进出皇宫,可见刘邦和他之间的亲密友情有多深。

刘邦坐稳皇位后的第五个年头燕王臧荼反叛,刘邦亲自带兵征讨,平叛燕王臧荼后,就封卢绾为燕王,后来代地的陈郗叛乱,刘邦又亲带兵征伐,卢绾配合刘邦一起攻击陈郗,陈郗个卢绾都派遣使者出使匈奴,双方的目的都是希望联合匈奴攻击对方,但是张胜遇到了流亡在匈奴的臧荼的儿子臧衍,臧衍以替张胜分析利弊,认为刘邦的目的是消灭异姓王,灭掉代亡陈郗以后,燕王也就很难自保了,张胜认为他说的对,于是劝反过来说匈奴攻打燕国,这时候因为韩信和彭越都已经被诛杀,卢绾心里很不安,他听到张胜的解释后也认为他做的对,之后卢绾和陈郗暗中派遣使者来往。

卢绾的行为被刘邦察觉,张胜劝说匈奴攻打燕国的消息也败露,刘邦认为卢绾的确反叛了,就发兵攻打燕国,卢绾非常害怕,趁刘邦有病的机会,亲自到长安请罪,正好刘邦因病死去,卢绾知道诛杀异姓王的主意都出自吕后,刘邦一死,吕后掌权,自己就没有活路了,于是带人逃亡匈奴,在六十三岁时,病死于匈奴。

卢绾,沛丰邑(今江苏丰县)人,与刘邦是同乡好友,且和刘邦同一天生日,  儿时与刘邦一起在马维先生的“马公书院”读书。刘邦当泗水亭长时,常随出入上下。楚汉战争中,官至太尉,刘邦建立汉朝,被封为燕王(今北京)。

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卷九十三· 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记载了韩王韩信(不是淮阴侯韩信)、卢绾、陈豨三个人。这三个人原来都是刘邦的亲信部下,和刘邦的关系都非常好,卢绾更是和刘邦世代友好,而且能“出入卧内”,“虽萧曹等,特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及卢绾”。但最后他们都举旗反叛,并且大都勾结匈奴,以和汉朝对抗。

希望能帮助到你

常随出入上下。楚汉战争中,官至太尉,刘邦建立汉朝,被封为燕王(今北京)。曾经是好友,后来是背叛了刘邦嘛,所以说对不起了
因为这个人虽然是刘邦的同乡好友,但是他却做了对不起刘邦的事,比如他勾结匈奴一起反抗汉朝的统治。这就是典型的吃里扒外。
我个人感觉之所以对不起刘邦的厚爱,那时以为他做的那些事儿都是对刘邦没有好处,所以他才会感觉他对不起刘邦的厚爱,而且刘邦对他也是亲如手足的这种感觉了吧。

刘邦成功之后,他的那些功臣们,结局怎么样?

刘邦的功臣们结局如何?

刘邦的功臣,封侯的大多安然无恙,但前后分封的八位异姓王就没那么幸运了。

太祖高皇帝刘邦一统天下后,大封功臣,异姓诸侯王前后共有八位,而封侯者多达145人(仅有6位是亲属)。当时汉承秦制,天下共有三十六郡,除去诸侯王的封地后,仅剩下十五郡,其中还包含很多列候的食邑。

列土封疆,异姓王的存在对刘邦来说,始终是个不小的威胁。刘邦当初跟项羽分庭抗礼,兵戎相见,不得不拉拢收买一部分诸侯王。而这些诸侯王虽然奉刘邦为主,但他们拥兵自重,不服政令,尾大不掉。

燕王臧荼、卢绾的结局

刘邦在击灭项羽后不久,便开始了剪灭异姓王的军事行动,燕王臧荼便成为他的首选目标。臧荼原本是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韩信在井陉之战俘斩代王陈馀,臧荼畏惧韩信,因此投降刘邦。楚汉战争时,臧荼没怎么出力,事后又听闻刘邦铲除项羽旧部,害怕自己被清算,于是在公元前202年农历七月反叛,结果刘邦亲征,三个月内便俘斩臧荼。

太尉卢绾是刘邦的发小,二人交情甚笃,平定臧荼叛乱后,卢绾被刘邦封为燕王。而卢绾看到此时异姓王,仅剩下他和长沙王吴芮,便担心刘邦会对他下手,于是派部下张胜出使匈奴,并包庇保护张胜的家人。结果事情败露,刘邦派兵北伐,卢绾带领部下投奔匈奴,并最终客死异乡。

刘邦

汉初三大名将的下场

韩信灭魏、破赵、胁燕、定齐,立下赫赫战功,向刘邦请命希望代理齐王。刘邦虽然气得直跳脚,但在陈平的劝说下,为了安抚韩信便封他为齐王。之后,刘邦在固陵被项羽击败时,韩信、彭越、英布都没有出兵支援。张良劝说刘邦增加异姓诸侯王的封地,所以韩信等人才率兵跟刘邦会合,因此刘邦对韩信、彭越、英布三人深恨不已。韩信、彭越先后被刘邦、吕后处决,而英布举兵起事过于仓促,兵败被杀。

逼反韩王信

韩王信跟韩信同名,为区分二人,便称其为韩王信。他是战国时代韩国君主韩襄王的孙子,曾跟张良拥立韩王成反秦起义,之后韩王信和张良又跟随刘邦入关,这期间韩王信还曾担任刘邦的汉王太尉。但韩王成被项羽所害,刘邦支持韩王信领兵回到韩地,消灭支持项羽的新韩王郑昌,刘邦因此封他的支持者太尉韩信为韩王。

韩王信跟随刘邦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但刘邦对他还是不信任。前201年匈奴入侵,韩王信写信求援,但刘邦怀疑韩王信勾结匈奴,便派使者责备韩王信。韩王信担心自己的安危,被刘邦逼反,于是勾结匈奴。刘邦亲征韩王信,重创他的军队,但在追击到平城时,被匈奴团团围住,史称白登之围。

公元前196年,这位诱反陈豨,多次联合匈奴南下攻汉的韩王信,在参合城被棘蒲侯柴武击败擒斩。

兵仙韩信

女婿也不放过

赵王张敖是刘邦的女婿,娶了刘邦的长女鲁元公主,但刘邦总是看不起他。公元前200年,刘邦在路过赵国的外黄时,无端责难赵王张敖,张敖的部下贯高等人对此不满,打算派刺客谋害刘邦。不久事情败露,赵王张敖被牵扯其中,虽然查实此时张敖并不知情,但他还是被贬爵为宣平侯。

幸存的异姓诸侯王

而长沙王吴芮,他虽然是淮南王英布的岳丈,但在关键时刻跟英布划清界限。而且在楚汉相争时,吴芮率部主动投奔刘邦,并没有像韩信、彭越、英布那样要挟刘邦。刘邦对吴芮的第一印象比较好,而且吴芮发展经济,百姓对其赞颂有加。刘邦多次试探吴芮,但吴芮在张良的指点下,都能应付自如。吴芮为了让刘邦安心,将他封国内富庶的郡县都让给刘邦的子女当封地,自己部下的精兵,也都分给刘邦的堂兄荆王刘贾,吴芮的举动让刘邦和吕后安心放心,所以八个异姓王仅有吴芮一人得以保全。

刘邦和功臣们

总结:

异姓诸侯王的封国跨州连郡,他们盘根错节,手握重兵,威胁了西汉王朝的稳定,让汉高祖刘邦寝食难安,所以刘邦在消灭项羽后,开始着手剪灭异姓诸侯王。而那些被封侯的145位功臣,他们大侯封国不过万家,小的五六百户,手中并无兵权,所以刘邦只向威胁皇权的异姓诸侯王开刀,没对封侯的功臣下手。

刘邦成功之后,他的那些功臣们,除了一部分得到善终之外,基本上都没有好下场。

都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用来形容刘邦,再合适不过了。汉朝建立之后,刘邦便开始对他的功臣们下手了,首当其冲的便是七个异姓王。刘邦先是以谋逆的罪名杀害了燕王藏茶,不久后又以谋反的罪名除去韩信,并诛灭三族,要知道,韩信可是刘邦建立汉朝最大的功臣,立下了汗马功劳,落得如此结局,也实在是令人叹息。韩信死后,刘邦又将矛头对准了卢绾,卢绾是刘邦的同乡,两人从小就是患难与共的朋友,卢绾也一直是刘邦的心腹,在刘邦的逼迫下,卢绾为了活命,不得不逃往匈奴。不仅如此,就连刘邦的女婿、赵王张耳也没有躲过去,当时刘邦以涉嫌谋反的罪名直接将他废黜,贬为了宣平侯。

公元前196年,阳夏侯陈豨被逼反叛,当时梁王彭越的部下想要劝其造反,当时彭越并未答应,然而刘邦还是知道了这件事,于是直接下令处死了彭越,为了达到以儆效尤的效果,刘邦甚至将彭越的尸体剁成了肉酱,送给其他诸侯和功臣们品尝,其他诸侯和功臣们都吓得胆颤心惊。这件事发生之后,淮南王英布自知刘邦不会放过自己,铤而走险起兵造反,最终被刘邦直接镇压。在刘邦建立汉朝之后的七年时间里,刘邦便以各种罪名将七个异姓诸侯全部铲除掉。刘邦之所以杀掉这些功臣,明面上是与他们有政治分歧,实际上却是想要铲除对皇权有威胁的势力。当然,当时也有少数功臣活了下来,比如萧何、陈平等人。

总而言之,刘邦建立汉朝之后,他的大多数功臣都没有好下场。

关于朝建立以后,刘邦为什么对有些功臣卸磨杀驴这件事情就要从汉朝当时的国情说起。据说在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靠着韩信、张良等谋士以及各诸侯的支持才打败了不可一世的项羽。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权,刘邦在汉朝建立的初期,就对各诸侯进行大肆封赏。可是由于当时的各诸侯王比较多,他们一同控制的区域远远超过了汉朝中央政权控制的区域,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

等到刘邦建立的汉朝开始稳定发展之后,刘邦开始将重心放在如何削弱这些诸侯王的身上。在这些诸侯王当中,威胁最大的就是当初最大的功臣韩信。此时作为楚王的韩信,根本一点都不将刘邦放在眼中,认为没有自己就不会有现在的汉朝,难免有些目中无人。即使是在被贬为淮阴侯之后,依然还是老样子。最后在吕后与萧何的合谋之下,被诱杀于长乐宫钟室,就连他的三族都被夷灭。

韩信的死就像是敲响各诸侯的警钟,他们知道这是刘邦想要对他们动手了。为了抢占先机,不少强大的诸侯率先发动叛乱,淮南王英布j就是除了韩信之外最强大的诸侯,可惜的是,很快就被刘邦带领的军队镇压了,但是刘邦本人也因为这场战争中箭负伤。好在消灭了淮南王英布之后,其余的各诸侯王基本没有太大的危险,在很多的时间里就被一一镇压,剩下的一些诸侯选择了妥协,直到这个时候刘邦才真正完成了大一统,此时的汉朝才算是真正的中央集权。

为了防止以后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异姓不得封王在之后就是一种惯例。可惜的是,在儿子汉文帝继位之后,又开始了大肆分封诸侯王,最后引发了汉朝著名的七国之乱。

汉高祖刘邦是中国历史上极富有争议的皇帝之一,他的故事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在表扬刘邦的人眼里,刘邦以一布衣起于乱世,手提三尺剑,最终能有天下,可谓雄才大略。在批评刘邦的人眼里,刘邦危险的时候抛儿弃女,贪生怕死;老父亲要被项羽拿去炖汤的时候,他能喊出“给我留一碗”,不要脸到极致;拿敌人没办法,天天只会跑去问张良“为之奈何”可谓无能。他冷酷残忍,为了江山稳固不惜拿彭越等无辜的生命开刀。

说刘邦杀功臣,主要讲的就是杀韩信,其次就是几个异姓王,像燕王臧荼、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至于刘邦为什么要杀掉这些帮他打天下的开国功臣,主要的解读是刘邦认为所有异姓的王都是汉王朝未来的隐患,所以必须铲除。这些人的罪名也非常简单,就是怀疑叛国造反。

韩信等人拥有自己的军队、地盘,表面上,见了刘邦,都喊一声“陛下”,实际上各打各的算盘,宛如若干独立王国。韩信、英布等人,个个久经沙场、骁勇善战,手中有地盘、有军队,最重要的是,他们并不诚心诚意地服从中央。哪天利益冲突了,他们肯定会起兵造反。对于刘邦来说,这些土皇帝就是汉家天下的潜在威胁,好比一个个火药桶,哪天爆炸了,后果不堪设想。

刘邦封了几个同姓王,开始还有一批异姓王。有封地,有军队,这就足以形成与中央相抗衡的自成一体的政治力量。中央对于这样的政治力量有干预,但是又显得软弱无力,显得鞭长莫及。这是制度造成的。这些诸侯王在下面与中央发生矛盾以后,那些王的谋士就在旁边不出好主意,跟这些王说:你看,皇帝起疑心了吧,你赶快造反吧。七国之乱不就是这样?包括清除诸吕,清除异姓王。所以,刘邦不得不铲除这些功臣。

刘邦封了几个同姓王,开始还有一批异姓王。有封地,有军队,这就足以形成与中央相抗衡的自成一体的政治力量。中央对于这样的政治力量有干预,但是又显得软弱无力,显得鞭长莫及。这是制度造成的。这些诸侯王在下面与中央发生矛盾以后,那些王的谋士就在旁边不出好主意,跟这些王说:你看,皇帝起疑心了吧,你赶快造反吧。七国之乱不就是这样?包括清除诸吕,清除异姓王。这些过程都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刘邦在设立中央王朝以后,他不应该采取大量分封诸侯的政策,是政策出了问题。

刘邦既不是圣人,也不是流氓,他同我们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一样,有喜、有怒、有哀、有乐,有七情六欲,也会偏心,也曾任性,但是平凡中却透露着不平凡,这就是刘邦。

刘邦手下有三个最大的功臣,其中韩信被刘邦所杀,张良归隐山林,只有萧何得以善终,其他的功臣大部分也都被处死,只有寥寥几个活了下来。

燕王卢绾为什么要背叛汉高祖刘邦,他是真心背叛吗?

卢绾(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4年),与刘邦同村同年同月同日生,两人父亲又是铁杆兄弟,当年两人出生时,乡邻曾共同为二家庆生。


两人自小形影相随,无论刘邦是当泗水亭长、私放骊山服劳役苦力后四处逃亡,还是刘邦起义反秦,卢绾都与他出生入死。楚汉战争中,卢绾官至太尉,后被封为长安侯(原秦朝的都城咸阳),长安是汉王朝的京畿重地、关中平原最为肥沃的土地之一,能与刘邦四弟刘交一样自由出入刘邦的寝宫,关系可见一斑。

公元前202年,燕王臧荼谋反被杀,刘邦诱导众臣推荐,卢绾被封为燕王。说燕王臧荼造反,本身就是扯蛋,当初刘邦四处征战,分身乏术时,臧荼都没敢造反,现天下大定反而造反,于情、于理都说不通。起因主要是刘邦所封的七个异姓王全都智勇双全,统治几乎占据大汉三分之二的国土,这让刘邦寝食难安,所以刘邦开启了削藩的节奏。封卢绾为燕王,一是因为心腹,便于控制,二则是向外界传递由因功封王改为因亲封王的信号。


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一切都会随地位、形势的变化而改变,刘邦称帝后将屠刀对准了曾经的战友,先后以谋逆的罪名处决韩信、彭越,逼反英布并将其击杀,一时间功臣人心惶惶,当然卢绾此时也不免心生疑虑。

前196年,陈豨在代地造反,刘邦御驾亲征,命卢绾率燕师从背后猛攻陈豨,陈豨派人向匈奴求救,卢绾也派使者出使匈奴,阻止匈奴出兵援救陈豨。

无巧不成书,卢绾的使者张胜在匈奴遇到了前任燕王臧荼流亡的儿子,臧荼的儿子对张胜说,刘邦之所以没有讨伐燕国,一是因为燕国与匈奴接壤,是抵御外敌的第一道关隘,二是此时陈豨举兵,刘邦无力同时用兵,如果陈豨被击败,那么下一个被剿灭的必定是燕国无疑,韩信、彭越、英布等人的下场就是卢绾的明天。


被蛊惑的张胜觉得有道理,于是在未告知卢绾情况下,自作主张,力劝匈奴出兵援救陈豨。

卢绾闻知张胜勾结匈奴援兵陈豨,不禁火冒三丈,一方面上奏刘邦,一方面准备族灭张胜。不久张胜回燕国,向卢绾陈述前因后果,强调利弊,只有燕国与陈豨、匈奴三家“连兵不决”,这样刘邦才不敢轻易发兵燕国,卢绾作为主政一方的诸侯,自然不想被削藩,重新“寄人篱下”,于是又上奏刘邦是谋反的另有其人,企图保全张胜。同时卢绾暗中联络陈豨,并暗示陈豨继续与刘邦保持长期的战争状态,以此寻求自保。

平心而论,卢绾没并没有真想背叛刘邦,更加没有想过要另立门户、甚至取而代之,只有保住燕王之位罢了。


陈豨被樊哙斩杀后,卢绾与陈豨私下往来之事被陈豨的部下报告给刘邦,刘邦想到卢绾对张胜前后不一的说法,于是召卢绾到长安解释,卢绾虽没有真心背叛刘邦,但毕竟怀有私心与陈豨来往,所以做贼心虚,使出了一记昏招——称病不奉召。

刘邦顿时疑窦丛生,派出了御史大夫赵尧和辟阳侯审食其(传说中的吕后情人)出使燕地,了解实情,并再召卢绾进京。缺失政治家的谋略与胆识的卢绾此刻方寸大乱、索性闭门谢客,还私下对“左右”说:“吕后先后诛杀了楚王韩信和梁王彭越,现在异姓王就剩我和长沙王吴芮了,去了长安吕后还会给我活路?”,于是继续称病不奉召。

刘邦此时认定卢绾反了,刘邦与大臣誓曰:“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是为白马之盟。派樊哙、周勃攻打卢绾。


此刻的卢绾还没有真心与刘邦决裂,燕军只象征性的抵抗之后,卢绾便率领家人、随从逃到了长城边上,卢绾一直在长城附近徘徊,始终没有踏入匈奴境内,希望刘邦病愈之后,亲自入长安谢罪,然而不久,刘邦驾崩的消息传来,令卢绾丧失了最后一丝希望。

卢绾自知无法得到吕后的宽恕,于是在大哭一场,带着部众投奔匈奴,被封为东胡庐王。前194年,63岁的卢绾离开人世,不知与刘邦在另一个世界能否敞开心扉,冰释前嫌。

并不是真心要背叛,是因为刘邦要下手杀他迫不得已才反抗,然后刘邦给他安上了一个背叛的罪名。
燕王卢绾他确实是因为自己而背叛了刘邦,因为当时刘邦已经称帝,他自然要消灭其他王的力量,而燕王就在其中,他为了保命,所以就背叛了刘邦。
因为燕王卢绾真的非常了解汉高祖刘邦的性格了,他是真心背叛汉高祖刘邦的。
文章标题: 如果刘邦击败燕王臧荼后,卢绾不愿意就藩于燕,仍然是汉太尉,长安彻候,能否在诸吕乱汉时对抗吕族人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4807.html
文章标签:燕王  太尉  长安  不愿意  刘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