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文章正文

关于马伯庸《长安的荔枝》中这段话怎么理解

时间: 2023-10-23 23:00:0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79次

关于马伯庸《长安的荔枝》中这段话怎么理解

如何评价马伯庸的《长安的荔枝》?

《长安的荔枝》讲的是李善德被迫做荔枝转运吏,为杨贵妃从岭南做鲜荔枝的故事。

通过一个基层小官吏李善德的视角看晚唐,让人觉得很多事情从古至今没有超过,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国家不会灭亡,只是换了朝代”。在逐渐高升的时候,李善德不断失去自己的朋友,在即将攫取权力的时候,他选择听从良心的召唤,冒死进言触怒右相。

虽然失去了自己的官位,却获得了真正自由的人生。但是个人的命运往往同国家相衬应,清官的放逐或是能吏的贬谪之下,是一个朝代走向衰落和灭亡的开始。

马伯庸个人简介

马伯庸,本名马力,男,满族,1980年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作家。代表作有《显微镜下的大明》,长篇小说《古董局中局》《长安十二时辰》《风起陇西》《三国机密》《龙与地下铁》,中篇小说《末日焚书》《街亭杀人事件》等。

作品《寂静之城》2005年获国内科幻文学最高奖项“银河奖”。《风雨<洛神赋>》获2021年人民文学奖散文奖。《破案:孔雀东南飞》等短篇获2021年朱自清散文奖。《古董局中局》入选第四届中国“图书势力榜”文学类年度十大好书。

2021年5月8日,新京报记者证实,电影《敦煌:归义英雄》正在筹备之中,该片由曹盾担任导演,马伯庸编剧。12月20日,马伯庸获“茅盾新人奖”。



《长安的荔枝》一一善有善报

《长安的荔枝》这本书是2022年共读的第二本电子书,原本以为古代官场小职员的结局会很凄惨,以为又像之前读的那本《微尘》一样,让人情绪低落。不曾想结局却是我们当下人最羡慕的田园生活。虽然历经艰险,但结果却让人欣慰。

文中的主角李善德,一个上林署的监事,一个冷衙门的庶职,虽不富有,但也过得平平安安,无风无浪。52岁时,想在长安城为家人购置宅地,也只能靠贷款才能买得起。

贷款买房,是不是跟当下的我们一样,一生的奔波除了一日三餐就是买房。有的人,甚至到了退休都还在还贷款,妥妥地一枚房奴呀!

说到这里,52岁在古代来说,已经是高龄,垂暮之年了,还要背上这么多的贷款,其实也真心发愁。就在这时,好像老天听到了他的心声,天上就真的掉了一块大馅饼来了:“做荔枝使,为贵妃运送荔枝。

那个年代,这种差事是大家争破头脑也想要做的差事,因为其中有肥水可捞。正是他愁钱之时,刚好正中下怀,心中暗自窃喜:“运气这么好,这么一个肥差居然落到了他的头上,房贷就可以不愁了。”

当时只想到了自己的处境,加上刘署令的有意为之,喝了不少酒。这时晕头转向地李善德兴奋不已,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趟“美差”。

正所谓”馅饼天上掉,锅也得从天上来呀!”当他清醒过来,觉得事有蹊跷时,却发现了这是一条“要命”的差事。因为运送的是新鲜荔枝,并不是荔枝煎。这在当时来说,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没有人接手,才算计他的。

可为时已晚了,圣命不可违,自己酿的酒,再苦也要吞下去,明知是一条丢命的差事,也得拼命一博才是。

官场就是这样,有利可图的肥差,大家争个头破血流;要命的差事,就想尽办法找个替罪羔羊。这次的差事,是皇帝诏令,无可取消,明知完不成也不得不做,有权的人就只能找无足轻重的人下手了。

这就是权利至上的时代,有权有势的人只要一句话,底层的人民就要不惜任何代价也要完成任务。劳命伤财,上层人亦不管,也不知,只知道自己想要的能得到便好。

多么现实的生活,多数时候我们为了自己过得更好,有时就会欠缺思考,着了别人的道,干上了非法的勾当。更多的是像文中的李善德一样,被人设计,多数时候被人卖了还在替他人数钱。

房奴不可耻,但如果为了私欲而做不正当的事,这种财富不要也罢,就算得到了也不会长久的。

李善德说:“我这辈子,从来没花过这么多钱在一件毫无成算的事情上。”可以看得出来,他平时的为人都是比较节俭又谨小慎微的。

很多人问他:“明知道任务完不成,明知道会因此掉脑袋,为什么还要做?为什么不选择逃跑呢?”

他的回答是:“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多么有深度的答案,明知道结果是失败的,也义无反顾地去做,是因为他有自己做事的原则。对于还没行动、还没努力过,就逃避、选择坐以待毙,那不是他为人处事的风格。

就这样,他踏上了一条迷茫的、看不到未来的危险之路。当一个人以生命为抵压,来做一件事时,他的潜能也是巨大的。

运送荔枝,首先要找到新鲜的好荔枝,要算好荔枝结果的时间(因为要在贵妃生日当天送到,早一点、迟一点都不行)、运送的路线、保鲜的方法及配送人员和费用等等都是要考虑到的。

为了计算好时间,他不断地刺激大脑,挖掘自己内在的潜能。文中有这么一句:“陈子、刘徽、祖冲之在这一刻魂魄附体。”足已说明,他当时的潜能激发出的能量有多强大了。

当已无退路,只能前进时,也只能拼死一搏了。这个时候,一个人发挥的巨大能量,足已让不为人知的潜在能量跳出来帮忙。

反观现在的我们,是不是一看到没什么希望的事,就果断逃避呢?一遇到事,最常听到的就是:“这个我不会、这个不可能办得到、这个我不行呀等等。”是不是很像当下的我们?

是真的不行吗?我想不是的,只是我们不想走出舒适区、不想接受不好的结果、为自己的懒惰找的借口罢了。认为只要我没做,就不是我的原因,而是外界的原因,不关我的事。就这样一直活在自己的编织的谎言中,不敢正视自己,以致原地踏步踏,不上进、不能突破。

完成永远要比完美重要得多,多数时候,我们害怕自己做不好,索性就不去做,维持自己的一个完美形象,害怕别人说自己能力不足。

文中的李善德,明知性命尤关,仍然坚持做,就算是死,也要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位置。如今尽人事,听天命,就是这好的办法,因为他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一点无畏地精神,勇于尝试的精神就值得我们学习。

事情还没开始,就不要认输,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行与不行呢!就算不行,我们也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就有机会改善并提升自己。

《后汉书》中记载“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奔腾阻险,邮传者疲毙于道。”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得出来,为了这一份荔枝,牺牲了多少条人命,浪费了多少钱财。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妃子是笑了,却没人关心这荔枝是怎么来的,因为这尽尽是底层人民为有权有势的人应该做的,做得好还能留条命,做不好就人财空。

尽管李善德做这个荔枝使,费脑费钱又费命,但骨子里的那份善良就如他的名字一样融在了他的骨血里,在生命尤关的时候都不曾丢弃。

他对帮助了他的胡商、阿僮当朋友对待、真心对待林邑奴,把他当朋友,还和他喝酒。林邑奴是赵欣宁书记派来的间谍,就是为了了解李善德的所有的进程,因为害怕他成功了会给他带来惩罚。那么多年运送荔枝都没有成功过,偏偏这个李善德一来就成功,就会显得是他的失职,会被圣人责罚的。

在李善德有所进展要成功时,林邑奴出卖了他。但就在李善德要被人设计杀害时,也是林邑奴跑来报信。(他就凭着一双脚,飞奔在山野路上,为了跑赢马,生生把自己的肺跑爆了。)这是何等的英勇,只因李善德把他当朋友一样的给过他酒喝,让他觉得自己活着像一个人了。他说:“向主人尽忠,是本分,跑来示警,是为了抱恩。”

孔子说:“人性向善。”每个人其实都有向善的意念的,当他被别人善待过,他就能激发自己内在向善的能量。这也是林邑奴为何在最后时刻,拼死也要救李善德来报恩的原因。

最后的结局是,荔枝运送成功了,贵妃笑了,有权有势的得到了奖赏,这个没权势的功劳最大的被贬岭南了。

这个结局在官场上,大家认为是很惨的,可对于李善德经历了这一次生死,看清了官场的黑暗,这是最好的结局。

好人有好报,因为这次被贬,使他躲避了长安沦陷的危机,这也许就是上天对善良人的眷顾吧!

所以,不管环境怎么变,他人怎么变,请留住自己心中的善念,丢什么也别丢了它。

《长安的荔枝》:小人物也有大能量

如果你生活在古代,有一天,上面指派一个任务给你:皇上要岭南产的新鲜荔枝,岭南到长安的距离是4600里,没有提供其他资源。而荔枝的特性是: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

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是马,而且你还没有权利和能力调到好马。任务完成与否,却决定着你的生与死。

这个性命攸关的任务,你会怎么做?

《长安的荔枝》这本书里就是关于转运荔枝的故事,一个九品芝麻小官的李善德接到了这样的一个任务。他在长安蹉跎了20几年,好不容易在52岁是贷款买了房子。结果,请假回家办理手续的时候,被上司和同事们摆了一道。

本来是人人争夺的肥差,结果却人人推辞。“肥差”就这样落到了老实人李善德的头上,一天之内,双喜临门,高兴地晕了头。其中一个原因是,可以通过这个差事捞点油水,还贷之路也能轻松点。

可惜,天上掉下的不是馅饼,砸下的是陷阱。

李善德熬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贷款买了房,终于能给妻子和七八岁的女儿一个安稳的家,还没住进去,就要面临家破人亡。

两个好朋友给了他建议:一个是韩承,一个是杜子美,也就是杜甫。韩承劝他和嫂子和离,不会连累家人,趁这段时间,捞点外快,把房贷还上,能给妻儿一个稳定的住所。

杜甫也很悲愤,给李善德讲了一个故事,建议他去亲自去岭南走一趟,或许事情有转机也不定。用现在的话说,你不去试试,怎么就知道不成功了呢?

可是,越接近岭南的地方,人就越发地泄气,心如死灰。但是,到达岭南以后,通过和种荔枝的峒人交流相处,偶然发现事情有转机。

即使同为皇帝办事,但不是所有人都是出心出力。李善德通过种种方法,克服困难,冒着杀头的风险和商人贷款做试验。就像李善德自己说的那样,这一辈子,从来没有花过这么多钱来办一件没用的事情。

既然没用,为什么还要做呢?

因为他有一颗衷心为主的心。他拼尽全力,即便失败了,也毫无怨言。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通过不断地试验和改进,终于有把新鲜的荔枝送到长安的可能。

可就在这时,他去寻求同僚们的帮助,结果得到的却是同僚们的阻挠和抢功劳。一波三折之后,新鲜荔枝终于在贵妃生辰那天送到了--只有一骑两坛。

通过转运荔枝这件事,他本可以飞黄腾达的。但也在荔枝转运过程中,他遇到的种种,让一个在京城小心翼翼,唯唯诺诺20几年的老实人,终于在杨国忠面前痛痛快地骂了一场,断送了自己的仕途,全家流放岭南。

即便全家流放岭南做农夫,他也在为圣主种荔枝,作为贡品呈现给皇上。

拥有“鬼才”之称的马伯庸在没有考虑到出版商、编辑以及读者等种种因素,就完成7万字的小说,和荔枝转运的时间一样,用时11天。

至于荔枝是如何转运的,打开这本书吧,它会告诉你。

小说很精彩,值得好好读。它会让你爱不释手,让你恨不得一口气读完,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思想盛宴。

图源:百度百科,侵删。

读《长安的荔枝》感悟

“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看到这首诗,你会想到什么?

是 杨贵妃 吗?是晚唐诗人杜牧写的《 过华清宫三首·其一 》吗?

我想我在读《 长安的荔枝之前 》我会想到这些?但是我现在能想到的就只有马伯庸的《长安的荔枝》,想到身处官吏却“ 出淤泥而不染 ”的 李善德 。

文章故事跌宕起伏,每一处设置悬念都惊心动魄,不禁为李善德捏了一把汗。读到揪心处以及官场和友人不能兼得的两难境地时,真的是几次眼泪在眼圈打转,都强制自己克制住。

交到差使之前,开篇以李善德购买一处偏远宅府犒劳自己的妻子儿女,祝酒庆贺自己升为荔枝使。

但谁又能想到回家路上一个不小心的摔跤,李善德发现敕牒上的贴黄掉了, 荔枝“煎”,竟然是荔枝“鲜”。

要知道,这可是当时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就在听从韩承的告诫要与妻子写下和离之时,杜甫的诗词以及其真实遭遇和老兵的遭遇让李善德看到了一线生机。

去岭南,赵欣宁和何履光都不待见他。后续知道是荔枝使也相信说的话了,但也没搭理他。

我想转机就在苏谅的相遇,苏谅的双层翁加上阿僮的荔枝保鲜“带枝荔枝”加盐水洗,才得以有11天完成送荔枝的任务。

如果单靠这些还远远不够,此间真的佩服李善德的运算本领以及他的淳朴。

怎么说呢?

因为淳朴,结识了阿僮,知道了阿僮何峒人所说的“想要荔枝不坏,不摘呀”;因为淳朴,结识了苏谅,获得双层翁助力(虽然后续摊牌,虽然苏谅也是为了自己获益,但是当看到苏谅记得李善德的53岁生辰的时候,便知道这份友谊存在);因为淳朴,结实了林异奴,最后在何履光要追杀的时候,挽救了自己的性命。

在这期间有悲痛遭遇,如果说都是悲伤,那也不全是。

依稀记得,李善德去找阿僮的时候,阿僮说到“ 你是石背娘娘派来的捣乱的吗 ?”让我不经想到“ 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 ?”

看到李善德在阿僮家喝荔枝酒,邀请林异奴一起喝酒,喝的兴奋的时候唱歌、跳舞。我想朝堂之上是没日没夜的“伴君如伴虎”的担忧,身临官场险恶,但此时就是真正的自己,与自己相伴的最佳时刻。

这样一幅场景,不经让我想到了《一夜长大》里面,尼格买提说的在《你好生活》里面有一期节目邀请了董卿,董卿谈话正投入时候,与尼格买提一起席地而做,也许舞台上她是耀眼的存在,但是坐下那刻才是董卿最自然表露的时刻、才是她最真实的一面。

但是幸福总是短暂的,正如“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说的那样,哪有不散的宴席。

为了能交付荔枝使这门差事,终究是把友情搁置了。

苏谅高兴来迎接李善德,但是得知这钱财的消息,两人闹掰了,将准备好送给李善德的礼物抛掉,犹如划清界限。 再加上赵欣宁一掺和,更是没了友情。

对于阿僮,本是只砍少数荔枝树,但是杨国忠为了满足更多的需求,增加了三倍,而杨国忠的三倍就是岭南运送的15倍之多呀,而这之间其他的难谁又知道?

当阿僮心疼自家爸妈传来的树这样被砍掉,谁又知道?

当李善德知道这是杨国忠的意思,只能看着阿僮伤心,却无能为力,这里面的苦谁又能知道?

冷暖自知。

心疼归心疼,荔枝使这个差事还是逃不掉,李善德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当面见杨国忠的时候,第一感觉不是受赏,而是直接数落杨国忠,以百姓的钱财入皇上的口袋,以博得贵妃一笑,不得民心所向,给下面多少人带来伤害。

摊牌杨国忠,被罚岭南,找回友谊。

当带妻子和女儿来到岭南,才真正是脱离了世事,留有片刻暖心和安闲。

得知朝政衰败,大病一场,谁又知道他此时此刻的心情呢?

1.我不得不说李善德真的让我敬佩,“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

生逢这样的境地,即使是受尽折磨、鄙弃,一直保有初心的人少有。

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到这地步的淳朴真的是人生宝贵的财富。

2.当看到李夫人说到,李善德的淳朴真是她跟随李善德的原因。让我想起了我爸也是很老实本分的一个人,一生没有成就,常被别人说傻,但就是他的傻和好,我妈才会多次在骂他的时候,时不时念着他的好,我想应征了那句“ 傻人有傻福 ”吧。

3.看了成功的书有很多,但是看了李善德的这场经历, 什么是成功呢 ?

就如李善德说的原本荔枝护送到,完成任务、升官是自己所想,但是官场险恶,以此要以自己的挚友做交换却实在是不值得,回归本真是好。

我想成功不一定要多有钱,多有势力,在满足自己的经济条件下,在能在此基础上有资金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家人和睦相处,交上三两挚友,如此便好。

年轻的时候去拼博,做最好的自己、做最真实的自己,这就是成功吧。

年老还有挚友,家庭和睦,不为吃穿发愁,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就是成功吧。

最后我想以一句我特别喜欢的话作为结尾

"所谓成长不是变得有多完美,而是趋于更真实的自己"

与大家共勉。

一起读书,一起长大。
文章标题: 关于马伯庸《长安的荔枝》中这段话怎么理解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duhougan/182313.html
文章标签:长安  荔枝  这段话  理解  马伯庸
Top